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notion image

编程小知识:变量、数组和下标,你都了解吗?

在编程世界里,我们会经常接触到一些基本概念,比如“变量”“数组”和“下标”。这篇文章会用生活中的小例子带你理解这些概念!

1. 什么是变量?

变量就像一个“小储物盒”。你可以在这个盒子里存一个值,比如一个数字或一个文字。当你想改变盒子里的东西时,只需要重新往里面放一个新值就行。
举个例子:假设你想保存一个人的年龄,可以创建一个叫 age 的变量,把他的年龄存进去。比如:
这里,age 就是变量的名字,而 18 是它的值。过了一年,如果年龄变成了 19,你只需要改成:

2. 什么是数组?

数组可以理解为一个“储物柜”,里面有很多小格子,每个格子都是一个小储物盒!这很适合存放一组相似的内容,比如多个数字或名字等信息。
想象一下:你有一个储物柜,用来存储一周每天的温度。你可以用数组把这些温度值放在一起,这样查找和使用起来更方便:
上面这个数组 temperatures 有七个位置,分别存了一周每天的温度,节省了你创建七个变量的麻烦!

3. 什么是下标?

当我们有一个数组时,每个小格子都是按照顺序排列的。为了找到具体的某个格子,就需要一个“下标”来指引位置。
继续温度的例子:假如你想知道周三的温度是多少,可以通过下标来查找。下标从 0 开始,所以周三的温度在位置 2(也就是第3个位置):
下标告诉你要去数组的哪个位置找到你想要的内容,这就像储物柜的编号一样方便!

总结

  • 变量是一个可以存单个值的小盒子。
  • 数组是一个可以存多个值的大储物柜。
  • 下标就是储物柜的编号,帮你找到某个特定的格子。
 

冒泡排序:让数据像气泡一样排序!

在学习编程时,冒泡排序(Bubble Sort)是一个非常基础、简单易懂的排序算法。它的名字来源于排序的过程——数据像气泡一样,逐渐将最大的“气泡”浮到数据的末尾。

冒泡排序的基本概念

冒泡排序的核心在于:从一组数据的开头开始,两两比较相邻的数,将较大的数交换到后面的位置。一轮遍历之后,最大的数会被放在最后。然后我们重复这个过程,每次都少比较一个数,直到所有数都按顺序排好。

冒泡排序的特点

  • 直观:每轮遍历都会把当前最大或最小的数“浮”到正确的位置上。
  • 简单:概念易懂,适合小规模数据的排序。
  • 效率:尽管它的实现简单,但在数据量较大时效率不高,因此通常用于学习或简单场景中。

应用场景

冒泡排序虽然不是效率最高的排序方法,但因其思路清晰、实现简单,常用于教学演示。了解冒泡排序后,你会更容易掌握其他更高效的排序方法。
 
 
疑似言語:
 
JAVA
自我调整链表基本情报-疑难杂症-pack10进制
Loading...
みなみ
みなみ
一个普通的干饭人🍚
最新发布
02-生成AIパスポート試験対策:第2章「生成AI」
2025-2-1
01-生成AIパスポート試験対策:第1章「人口知能」
2025-2-1
究極のAWS認定 AI 実践者 AIF-C01 - 学習メモ
2025-1-27
不要再傻傻的直接买NISA啦
2025-1-27
Kubernetes、仮想マシンとコンテナの概念を超簡単に解説!
2025-1-24
529-AWS SAP AWS 「理論・実践・一問道場」VPCエンドポイント
2025-1-22
公告
🎉欢迎访问我的博客🎉
- 感谢您的支持 --
本站点于2024/09/01建立
👏主要分享IT相关主题👏
系统管理:
Redhat…
容器和编排:
Kubernetes、Openshift…
云计算:
AWS、IBM…
AI入门
以及技术笔记和考证经验
定期更新,欢迎互动。
感谢访问!
快速浏览相关标签